《機器人夢遊症》:另一種形式的瘋癲

文:鄭志鵬(清華大學社會學所助理教授)

一個人類在工業社會中追求幸福的故事。-《摩登時代》

在這裡,只要有夢,就能飛翔!-富士康招工廣告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看過《摩登時代》這部發行於1936年、由喜劇大師卓別林導演的黑白電影?它是一部關於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工廠工人的故事,特別在電影一開始的前20分鐘,是在描述人類如何被自己發明的機器所規訓、最後崩潰而被送進精神病院的過程。蕭立峻的紀錄片《機器人夢遊症》,基本上也是從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去探討工業社會中人與機器(還有隱身其後的勞資對立)的關係在21世紀初期是否已發生改變。

答案似乎令人悲觀!

我們身處的當代世界,人在生產機器的控制下勞動強度更大,變得更加身不由己。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工廠,替Apple生產各種i系列的電子產品,並且對外宣稱只要員工有夢就能飛翔。2010年發生在深圳龍華廠區的工人連環跳自殺事件再次證明,在這種軍事化管理的流水線生產方式下,身為小螺絲釘的工人是無法從從中獲得任何存在的意義。

影片中提及的由兩岸三地師生所組成的富士康調查團隊研究結果可以清楚得知,在生產線上的工人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沒有任何喘息空間,做到最後身體都已經麻木了,整個人根本不屬於他自己,連下班後的宿舍生活也被資方刻意利用日夜班排班隔離,室友之間並沒有太多互動的機會。

於是不僅工作上異化,生活上也是處於極度疏離的狀態。

法國哲學/社會學家傅柯在他的《古典時期瘋狂史》著作中曾引用Blaise Pascal的名言:「在社會規訓下,人類必然會瘋癲到這種地步,即使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從這個角度來看富士康工人的連環跳,不跳下的我們也沒有比較正常,更別說片中富士康的大老闆與股東在台灣鴻海股東大會上所說的話,有時更讓人不寒而慄!

蕭立峻導演想要呈現的遠不只是如此。他將鏡頭從單一工廠拉大到不同國家工廠的比較,企圖進一步理解全球供應鏈下不同位置的員工,其工作與生活型態是否會有所差異。資本無祖國,血汗工廠是超越地域限制的。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知名手機品牌HTC供應商洋華光電工作的工程師,同樣面臨如中國富士康工人一樣的血汗處境,過勞的狀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新自由主義霸權橫行的今天,各國政府不斷降低外資進入的門檻,資本相對於工人有更多的談判籌碼。工人/工程師為了找到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只能用相對年輕健康的身體與之拚搏,之後的故事結局這幾年下來,我們都已經很熟悉了。

這是唯一與資本抗衡的方式嗎?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工人團結起來組成工會,通過集體的方式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在「資本主義」社會組工會並不容易,我想蕭立峻導演應該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將抗爭的過程呈現出來,要呼喊的是:人的身體不是鐵做的,如果彼此不團結,在工業社會中追求幸福的路途將更困難重重。

從《摩登時代》到《機器人夢遊症》,我們面對的勞動處境愈發艱難,但我們同樣也不放棄改變這個社會的理想,蕭立峻導演的紀錄片傳達了這樣的一種意念。我們還得一起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