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貿易是公平的,為什麼西方的企業可以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工人?
《跨國生產的真實代價》影片開頭,導演開門見山直指最核心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許多跨國企業紛紛至開發中國家設廠,利用當地低廉的人力與環境資源,藉以降低生產成本。而另一方面,開發中國家政府為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到國內投資,更是競相提供廉價的生產環境,使得職場環境與勞動條件被漠視,勞工普遍處於惡劣的勞動環境中,職業傷病發生頻傳、血汗工廠充斥。
目前亞洲地區已成為世界工廠的重鎮,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的推估,全球所有的職災事故中,有超過60%是發生在中國、印度與其他亞洲國家;而因職業暴露所引起的職業病死亡數,更遠高過職災事故導致的死亡數。2013年孟加拉更發生成衣廠廠房倒塌事件,共造成1127人罹難,約2500人受傷,成為全球史上死傷最嚴重的職災事故案件之一。
《跨國生產的真實代價》將觀眾視角帶到南印度的蒂魯普(Tirupur),在此波全球化的驅力下,蒂魯普近20年來成衣產業快速發展,成衣廠勞工主要為女性及童工,片中訪談的女工,每周工作6至7天,一天工時超過15個小時,長工時的血汗勞動,每月卻僅能賺到400盧布(約9美元),還要再扣掉食物及稅金,僅剩300盧布(約7美元)。另一名工人則指出,每周需工作90小時,才能維持自己及家人溫飽。然而,這些品牌成衣的售價,僅有1-5%的金額回到工人手中,勞工嚴重遭到剝削,甚至連帶付出了健康的成本。
《跨國生產的真實代價》片中可見,勞工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徒手赤腳直接接觸染劑、漂白劑等各式有害化學物質,工廠甚至使用歐洲禁用的化學藥劑,導致工人產生皮膚病,亦有因在通風設備不良的廠房中,因一整天的臭氣接觸,使得眼睛幾乎看不見東西。許多研究指出,成衣廠勞工的身心健康狀況在進入職場後快速惡化,主要原因與勞動條件與工作環境惡劣有關,其中許多成衣廠甚至禁止勞工喝水,未設置廁所等。
許多孩童也在此種惡劣環境的成衣廠、製鞋廠、皮革廠等工作,在蒂魯普估計約有6000名違法濫用的童工,這些年幼的孩童,忍受著長工時、有害物質充斥的環境,許多童工甚至遭受到性騷擾,但童工的薪資卻僅是一般人的1/4,猶如處於煉獄般的生活。“他們因貧窮而走上這條路,但其實這也是製造貧窮的開始。”片中的受訪者如是說。
工人的血汗處境,透過鏡頭,赤裸裸的呈現在眼前,讓人無法不直視面對。在企業享受更高利潤的經濟成果時,為何由工人來承擔這些代價?即使多年來國際組織已積極介入監督與抗議,要求跨國企業與品牌公司應負起社會責任,並發展出反血汗工廠、消費者運動等,但有許多工人仍舊處於惡劣的血汗環境中,甚至台灣近年來的勞動環境也持續惡化,勞工處於低薪過勞的處境。因此,共同改變勞動的困境,是身為勞工、身為消費者、身為地球公民的你我,不可迴避的責任。